編譯:余韋達
全球資訊網協會(W3C)於2024年10月發布了一份重要的報告《身份與網路(Identity & the Web)》,由W3C團隊專家Simone Onofri主筆,深入探討數位身分對網路世界的影響。這份報告的出現,正值全球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數位身分基礎建設的關鍵時刻。數位身分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攸關人權與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6.9點明確指出,要在2030年前為所有人提供法律身分,包括出生登記。世界銀行也透過ID4D(Identification for Development)計畫,致力實現「為所有人提供獨特的法律身分與數位身分服務」的願景。
這份報告特別強調,數位身分的發展必須兼顧創新與風險管控。從技術標準的制定到治理框架的建立,都需要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共同參與。報告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務包括:實現無密碼憑證認證、建立不依賴第三方cookies的聯邦身分機制、評估去中心化憑證的安全與隱私威脅,以及確保數位憑證在網路平台上的互通性。
本文將從數位身分的歷史演進談起,帶領讀者了解從實體到數位的轉型過程,進而探討當前三大主流管理模式的優劣,並透過全球實際應用案例,深入剖析隱私、安全與人權等關鍵議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強調標準化工作對於推動創新、降低風險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標準開發組織與民間社會合作的必要性。
報告中特別提到,數位身分的應用範圍已經遠超過個人身分識別,擴及到組織、物聯網設備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必須正視數位落差、隱私保護與人權維護等挑戰。本文將依序探討這些面向,為讀者勾勒出數位身分發展的全貌。
從紙本到數位:身分識別的演進之路
追溯數位身分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人類社會對身分識別需求的轉變。在1700-1800年代,當人們需要在陌生環境中證明身分時,主要依賴由政府等可信任機構發行的文字憑證。1876年,攝影師William Notman首次將照片應用於身分識別,為費城百年博覽會的工作人員與訪客製作識別證。但直到1915年,美國政府發現一名德國間諜利用相似外表與英語能力,盜用美國護照後,才開始在護照中加入照片,開啟了照片憑證的新紀元。
1968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展開機器可讀取旅行證件的研究,並於1980年發布Doc 9303規範,制定了機器可讀取代碼的標準。這項規範後來獲得ISO認可,成為ISO/IEC 7501-1標準,奠定了跨國身分識別的基礎。1998年,Doc 9303更進一步納入RFID技術傳輸生物特徵資訊,顯示出數位化轉型的趨勢。
然而,當這些實體證件被掃描或拍照用於網路服務時,原有的防偽設計就失去作用。以金融服務業為例,客戶需要提供身分證件進行KYC(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程序時,往往必須將整份文件提供給金融機構,而金融機構又經常將這些資料委託給專業公司使用機器學習進行驗證,這不僅增加了資料外洩風險,也違反了資料使用最小化的原則。
數位身分管理的三大模式:從集中到分散
追溯數位身分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人類社會對身分識別需求的轉變。在1700-1800年代,當人們需要在陌生環境中證明身分時,主要依賴由政府等可信任機構發行的文字憑證。1876年,攝影師William Notman首次將照片應用於身分識別,為費城百年博覽會的工作人員與訪客製作識別證。但直到1915年,美國政府發現一名德國間諜利用相似外表與英語能力,盜用美國護照後,才開始在護照中加入照片,開啟了照片憑證的新紀元。
1968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展開機器可讀取旅行證件的研究,並於1980年發布Doc 9303規範,制定了機器可讀取代碼的標準。這項規範後來獲得ISO認可,成為ISO/IEC 7501-1標準,奠定了跨國身分識別的基礎。1998年,Doc 9303更進一步納入RFID技術傳輸生物特徵資訊,顯示出數位化轉型的趨勢。
然而,當這些實體證件被掃描或拍照用於網路服務時,原有的防偽設計就失去作用。以金融服務業為例,客戶需要提供身分證件進行KYC(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程序時,往往必須將整份文件提供給金融機構,而金融機構又經常將這些資料委託給專業公司使用機器學習進行驗證,這不僅增加了資料外洩風險,也違反了資料使用最小化的原則。
數位身分管理的三大模式:從集中到分散
根據報告分析,全球數位身分管理主要發展出三種模式:集中式(centralized)、聯邦式(federated)與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集中式模式是最早期的形式,由單一服務提供者同時負責身分認證與服務提供,就像我們使用社群網站時,帳號和密碼都由該平台管理。這種模式雖然實施簡單,但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例如使用者容易重複使用相同密碼,增加遭受駭客攻擊的風險,且服務提供者必須承擔儲存密碼的安全責任。
聯邦式身分模式則將身分驗證與服務提供分離,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使用Apple/Google⋯⋯登入」的功能。這種模式讓使用者無需記住多組密碼,服務提供者也不需要自行管理身分驗證系統。然而,這種模式仍有其限制,特別是身分提供者可以追蹤使用者的服務使用情況,加上目前仰賴第三方cookies的技術即將被淘汰,亟需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去中心化身分模式(又稱自我主權身分,Self-Sovereign Identity)是最新發展的趨勢,強調讓使用者完全掌控自己的身分資訊。在這個模式中,憑證發行者(例如政府)將數位憑證發給持有者(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將憑證存放在數位錢包中,並依需求向驗證者出示。這種架構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底層的識別符號與命名空間、代理框架和基礎建設、憑證、到應用程式與數位錢包,再到最上層的信任框架與生態系統,形成完整的技術與治理體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去中心化模式中,使用者可以選擇性地揭露所需資訊。例如,當需要證明年齡時,不必出示完整的身分證資訊,只需證明「年齡大於特定數值」即可。這種設計大幅提升了隱私保護程度,但也帶來新的挑戰,例如如何確保不同系統間的互通性,以及如何建立跨境信任機制。
全球應用場景大解密
根據W3C的調查,數位身分的應用已經遍及政府、企業、物聯網等多個領域。在政府部門方面,愛沙尼亞的e-Identity、新加坡的Singpass、義大利的SPID等系統都展現出數位政府服務的創新。這些系統不僅提供基本的身分認證,還支援各種政府服務的線上辦理,大幅提升行政效率。
在企業領域,身分與存取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IAM)市場預計到2029年將成長至430億美元規模。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遠端工作模式的普及,使得全球人力資源管理更仰賴可靠的數位身分系統。據估計,科技產業中有67%的員工採用遠端工作模式,而91%的工作者偏好這種彈性的工作方式。
在物聯網應用方面,報告提到了奧地利電網公司(APG)的創新計畫,運用去中心化身分技術來管理分散式能源設備,確保電網頻率的穩定調節。在汽車產業,數位身分更可用於車輛識別、維修紀錄追蹤、保險理賠等多個環節,展現出物聯網身分管理的多元應用潛力。
在隱私與安全間達成平衡的藝術
W3C報告特別強調,隨著數位身分應用範圍擴大,安全性與隱私保護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以政府發行的高保證等級憑證為例,其涉及的個人資訊更為敏感,若未妥善設計防護機制,可能導致嚴重的隱私侵害。報告提出三個關鍵的隱私要求:可驗證性(Verifiable)、最低限度使用(Minimal)與不可連結性(Unlinkable)。「可驗證性」確保身分資訊的真實性,「最低限度使用」原則要求僅揭露必要資訊,「不可連結性」則防止不同系統間的資料關聯。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技術社群發展出多種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年齡驗證的應用場景中,不同的技術方案提供不同程度的隱私保護。最基本的方式是出示完整的憑證,但這會暴露過多資訊。較佳的做法是採用選擇性揭露技術,只出示年齡相關資訊。最理想的方案是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僅證明「年齡符合要求」這個事實,無需揭露實際年齡。
W3C與其他標準組織正在密切合作,制定相關技術標準。這包括W3C可驗證憑證資料模型、去中心化識別符(DID)、各種加密方案,以及憑證狀態檢查機制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憑證格式具有不同的隱私保護特性,開發者需要根據應用場景審慎選擇適當的技術方案。
為了系統性地評估和應對各種威脅,W3C發起了一項聯合威脅建模計畫,結合了技術架構組(TAG)、隱私興趣組(PING)等多個工作組的專業。這個威脅模型採用多種分析框架,包括STRIDE用於安全性分析、LINNDUN用於隱私評估,以及微軟的威脅模型化方法學用於評估對人權的影響。
人權與公平的守護之道
數位身分雖然帶來便利,但也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根據報告分析,數位落差是首要挑戰。如果數位身分成為獲取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卻未考慮到硬體設備、軟體可用性與網路連線的可及性,將造成新的歧視形式。跨境互通性不足更可能導致國際間的差別待遇,影響人員流動與服務取得。
報告特別關注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例如,聯合國難民署正在探索如何運用數位身分技術來協助難民與無國籍人士。《馬拉喀什條約》(Marrakesh VIP Treaty)的實施也顯示,適當的數位身分系統可以協助確保身心障礙者的可及性權利。然而,這些應用都必須謹慎設計,避免造成新的排除效應。
在治理框架方面,各國採取不同的方案。歐盟的數位身分架構與參考框架(EUDI-ARF)、印度的Aadhaar系統、新加坡的Singpass等,都試圖在便利性與保護性之間取得平衡。這些框架不僅規範技術實作,更涵蓋法律、政策與社會面向,確保數位身分系統的包容性與公平性。
最關鍵的是建立適當的監督機制。電子前線基金會(EFF)與Access Now等公民社會組織呼籲,數位身分系統的設計必須以隱私保護與公平正義為核心。這包括確保系統的透明度、課責性,以及有效的救濟機制,以防止濫用與歧視。
前瞻趨勢與挑戰:數位身分的下一個十年
根據W3C報告的分析,數位身分的未來發展將面臨多重挑戰與機會。在技術層面,標準化工作仍有大量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去中心化身分模型中,需要協調多個標準開發組織的工作,包括W3C、IETF、OpenID Foundation等,以確保不同技術規範的一致性與互通性。報告特別提到,目前正在發展的數位憑證API(Digital Credentials API)將扮演關鍵角色,協助瀏覽器在網站與數位錢包之間進行安全的憑證交換。
跨國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隨著數位經濟全球化,單一國家或地區的解決方案已無法滿足需求。報告指出,供應鏈的數位化轉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貿易成本」往往會讓商品出口價格翻倍,特別影響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建立跨境互通的數位身分系統,可望大幅降低這些成本。
然而,這些發展都必須建立在穩固的治理框架之上。報告總結指出,數位身分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治理挑戰。那些無法在技術層面完全解決的威脅,必須透過治理機制來管理,例如禁止特定使用方式,或是移除可能造成傷害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標準組織、企業與公民社會的協作將變得更加重要。
展望未來,W3C呼籲全球社群共同參與,針對這些議題提供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人權影響評估、隱私保護機制、跨境互通性等方面,需要更多創新思維和務實解決方案。透過開放和包容的討論過程,我們才能確保數位身分的發展真正服務於人類福祉,而不是成為製造新問題的「超級解決方案」。
正如報告所強調的,數位身分正處於關鍵的發展時期。它可能成為促進社會進步、保障人權的重要工具,但也可能淪為監控與歧視的工具。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透過技術創新與治理改革,在便利性、安全性與人權保障之間取得平衡。這不僅需要技術專家的智慧,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持續對話。
聯邦式身分模式則將身分驗證與服務提供分離,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使用Apple/Google⋯⋯登入」的功能。這種模式讓使用者無需記住多組密碼,服務提供者也不需要自行管理身分驗證系統。然而,這種模式仍有其限制,特別是身分提供者可以追蹤使用者的服務使用情況,加上目前仰賴第三方cookies的技術即將被淘汰,亟需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去中心化身分模式(又稱自我主權身分,Self-Sovereign Identity)是最新發展的趨勢,強調讓使用者完全掌控自己的身分資訊。在這個模式中,憑證發行者(例如政府)將數位憑證發給持有者(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將憑證存放在數位錢包中,並依需求向驗證者出示。這種架構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底層的識別符號與命名空間、代理框架和基礎建設、憑證、到應用程式與數位錢包,再到最上層的信任框架與生態系統,形成完整的技術與治理體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去中心化模式中,使用者可以選擇性地揭露所需資訊。例如,當需要證明年齡時,不必出示完整的身分證資訊,只需證明「年齡大於特定數值」即可。這種設計大幅提升了隱私保護程度,但也帶來新的挑戰,例如如何確保不同系統間的互通性,以及如何建立跨境信任機制。
全球應用場景大解密
根據W3C的調查,數位身分的應用已經遍及政府、企業、物聯網等多個領域。在政府部門方面,愛沙尼亞的e-Identity、新加坡的Singpass、義大利的SPID等系統都展現出數位政府服務的創新。這些系統不僅提供基本的身分認證,還支援各種政府服務的線上辦理,大幅提升行政效率。
在企業領域,身分與存取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IAM)市場預計到2029年將成長至430億美元規模。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遠端工作模式的普及,使得全球人力資源管理更仰賴可靠的數位身分系統。據估計,科技產業中有67%的員工採用遠端工作模式,而91%的工作者偏好這種彈性的工作方式。
在物聯網應用方面,報告提到了奧地利電網公司(APG)的創新計畫,運用去中心化身分技術來管理分散式能源設備,確保電網頻率的穩定調節。在汽車產業,數位身分更可用於車輛識別、維修紀錄追蹤、保險理賠等多個環節,展現出物聯網身分管理的多元應用潛力。
在隱私與安全間達成平衡的藝術
W3C報告特別強調,隨著數位身分應用範圍擴大,安全性與隱私保護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以政府發行的高保證等級憑證為例,其涉及的個人資訊更為敏感,若未妥善設計防護機制,可能導致嚴重的隱私侵害。報告提出三個關鍵的隱私要求:可驗證性(Verifiable)、最低限度使用(Minimal)與不可連結性(Unlinkable)。「可驗證性」確保身分資訊的真實性,「最低限度使用」原則要求僅揭露必要資訊,「不可連結性」則防止不同系統間的資料關聯。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技術社群發展出多種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年齡驗證的應用場景中,不同的技術方案提供不同程度的隱私保護。最基本的方式是出示完整的憑證,但這會暴露過多資訊。較佳的做法是採用選擇性揭露技術,只出示年齡相關資訊。最理想的方案是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僅證明「年齡符合要求」這個事實,無需揭露實際年齡。
W3C與其他標準組織正在密切合作,制定相關技術標準。這包括W3C可驗證憑證資料模型、去中心化識別符(DID)、各種加密方案,以及憑證狀態檢查機制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憑證格式具有不同的隱私保護特性,開發者需要根據應用場景審慎選擇適當的技術方案。
為了系統性地評估和應對各種威脅,W3C發起了一項聯合威脅建模計畫,結合了技術架構組(TAG)、隱私興趣組(PING)等多個工作組的專業。這個威脅模型採用多種分析框架,包括STRIDE用於安全性分析、LINNDUN用於隱私評估,以及微軟的威脅模型化方法學用於評估對人權的影響。
人權與公平的守護之道
數位身分雖然帶來便利,但也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根據報告分析,數位落差是首要挑戰。如果數位身分成為獲取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卻未考慮到硬體設備、軟體可用性與網路連線的可及性,將造成新的歧視形式。跨境互通性不足更可能導致國際間的差別待遇,影響人員流動與服務取得。
報告特別關注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例如,聯合國難民署正在探索如何運用數位身分技術來協助難民與無國籍人士。《馬拉喀什條約》(Marrakesh VIP Treaty)的實施也顯示,適當的數位身分系統可以協助確保身心障礙者的可及性權利。然而,這些應用都必須謹慎設計,避免造成新的排除效應。
在治理框架方面,各國採取不同的方案。歐盟的數位身分架構與參考框架(EUDI-ARF)、印度的Aadhaar系統、新加坡的Singpass等,都試圖在便利性與保護性之間取得平衡。這些框架不僅規範技術實作,更涵蓋法律、政策與社會面向,確保數位身分系統的包容性與公平性。
最關鍵的是建立適當的監督機制。電子前線基金會(EFF)與Access Now等公民社會組織呼籲,數位身分系統的設計必須以隱私保護與公平正義為核心。這包括確保系統的透明度、課責性,以及有效的救濟機制,以防止濫用與歧視。
前瞻趨勢與挑戰:數位身分的下一個十年
根據W3C報告的分析,數位身分的未來發展將面臨多重挑戰與機會。在技術層面,標準化工作仍有大量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去中心化身分模型中,需要協調多個標準開發組織的工作,包括W3C、IETF、OpenID Foundation等,以確保不同技術規範的一致性與互通性。報告特別提到,目前正在發展的數位憑證API(Digital Credentials API)將扮演關鍵角色,協助瀏覽器在網站與數位錢包之間進行安全的憑證交換。
跨國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隨著數位經濟全球化,單一國家或地區的解決方案已無法滿足需求。報告指出,供應鏈的數位化轉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貿易成本」往往會讓商品出口價格翻倍,特別影響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建立跨境互通的數位身分系統,可望大幅降低這些成本。
然而,這些發展都必須建立在穩固的治理框架之上。報告總結指出,數位身分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治理挑戰。那些無法在技術層面完全解決的威脅,必須透過治理機制來管理,例如禁止特定使用方式,或是移除可能造成傷害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標準組織、企業與公民社會的協作將變得更加重要。
展望未來,W3C呼籲全球社群共同參與,針對這些議題提供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人權影響評估、隱私保護機制、跨境互通性等方面,需要更多創新思維和務實解決方案。透過開放和包容的討論過程,我們才能確保數位身分的發展真正服務於人類福祉,而不是成為製造新問題的「超級解決方案」。
正如報告所強調的,數位身分正處於關鍵的發展時期。它可能成為促進社會進步、保障人權的重要工具,但也可能淪為監控與歧視的工具。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透過技術創新與治理改革,在便利性、安全性與人權保障之間取得平衡。這不僅需要技術專家的智慧,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持續對話。
Photo by Onur Binay on Unspla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