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 數位創新盃 全國電子書設計大賽

2010年8月9日

電子書閱讀器將何去何從?

註:本篇文章為聯盟邀請的客座文章。此為原文連結

從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推出熱賣以來,兩年已經過去了。老實說,台灣消費者端的狀況稱不上什麼大改變,但是各界的心態和切入的角度已經大不相同了。
▲Apple跟Amazon是電子書市場的雙A品牌。

人們總是這樣。2007年,Kindle推出之後,順利攀上聖誕節最佳禮物排行榜,「傳說中」銷售量也還不錯。於是,硬體製造第一大國中華民國的許多廠商也紛紛將電子書視為繼小筆電之後的新明星產品,開始投入研發、組裝、代工希望能夠搶先卡入電子書閱讀器供應鏈。

甚至政府也來湊一腳,耗費不少心思跟預算來扶植電子書「硬體」產業。畢竟,電子產品「製造」業在過去二十年來都是台灣經濟的命脈,難得有個看起來使得上力的議題,豈能不大力炒作扶植,讓電子產品「製造」業成為未來二十年的經濟命脈?

好吧,其實也不只台灣如此,畢竟代工、組裝的生意還得有品牌廠下單才拍得響。例如也曾經被稱為Kindle殺手卻遲遲出不了貨的Plastic Logic、出了一些貨但已經破產的iRex、自以為設計跟品質很棒但其實並沒有的SONY、加拿大最大電子書店Kobo、美國最大實體書店B&N、拉著遠流和金庸跳進來插花的Viewsonic、推出Young Guns完結篇後總算有些賣點的Benq

另外還有台達電、華碩、宏碁、振曜...和一堆叫不出名字的山寨廠。

總之,只要進入障礙低,就會有一大堆阿貓阿狗跑進來亂的。這就是自由市場的真理。
images
▲你認得出來這張圖裡面有哪些閱讀器嗎?

iPad一棒敲醒EInk

今年一月,iPad上市。不管剛上市的好壞評價如何,銷售量自會說話。80天,300萬台。而全球第一季電子書閱讀器只賣出120萬台,且據估計Kindle賣了三年,也差不多是三百萬台。雖然眾多硬體廠商異口同聲堅持到底:「這是不同的市場,不會受影響」。我完全同意這是不同的市場,iPad和Kindle是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功能,當然也有不同的消費族群。

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這族群夠大嗎?

iPad,可以拿來看影片聽音樂玩遊戲發Email順便看看電子書。而EInk呢?可以說是只能看電子書(而且還只能是黑白純文字配一點插圖的那種)。毋庸置疑的,大多數人,屬於前者。聽個音樂玩個遊戲,突然想到就發個Mail,偶爾再讀個電子書。基本上每次使用很難超過一個小時,但是只要一有空閒就會拿著iPad東摸西摸殺時間。賈伯斯說:「消費者不喜歡單一功能的產品」,我相信這句話是對的。

而EInk主打的是:1.太陽下可閱讀 2.一個禮拜不用充電 3.長時間閱讀也不傷眼。那麼請摸著良心講,有多少人在大太陽底下讀書?有多少人沒辦法天天充電?有多少人讀一本書/文件持續超過兩個小時?這些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是「沒有」,而是「真的很少」。在沒有iPad的時候,也許還有不少人基於環保考量、節省空間考量、方便性考量會購買EInk閱讀器。但iPad出現之後,EInk就只剩下上面三種可有可無的優勢了。

我認為iPad的衝擊不是能否取代Eink閱讀器,而是從此斷絕了Eink閱讀器佔領大眾市場的最後一絲希望。
sun
▲當你到海邊卻又只想看書的時候,Kindle絕對是你的首選。

Eink閱讀器的最後一招:降價

先說清楚,降價不一定是壞事。你得看原因。

最好的一個原因是:成本下降了。科技產業的成本下降很快,一個理由是科技進步,同樣的規格可以用一半的成本來生產。這時候的降價意味著廠商毛利不變、而更多消費者可以買得起你的產品。消費者買得多,產量大,規模經濟又讓成本進一步的壓低。我們所看到全球熱銷的科技產品(如PC、硬碟、iPod)多半脫離不了這種發展途徑。

不過最近以Kindle、Nook、Sony為首的閱讀器降價,很不幸的是屬於沒那麼好的第二種:刮鬍刀策略

說穿了就是賣刮鬍刀。先以近乎虧本的價格賣給你刀柄,之後再一直賣給你高毛利的刀片,形成一個長期綁約的消費。相同的策略也在PS2、XBOX上面運作得很好。

所以閱讀器也想來這套。我們看到現在閱讀器的最低價位約為$150美金。而且不是山寨機,是Kindle、是Nook。$150美金,業界的人都知道其實是幾乎沒得賺。但Amazon、B&N等坐擁數十萬本電子書的書城沒在怕,他們期待的是靠賣內容來賺錢。

怕的是其他成本高、價格高、技術差、沒內容的硬體廠商:「硬體不能賺,那我還賺個毛呢?」於是口袋深一點的還可以積極找內容商來合作,淺一點的就直接聲請破產了...。誰叫你只會生產刀柄,不會生產刀片呢?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閱讀器=10 : 4 : 1?

從某業界人士聽來的數字。認為從需求來看,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閱讀器(或更狹隘一點iphone+Android:iPad:Kindle)=10 : 4 : 1。(你也可以到這噗來看其他人的不同看法。)

這數字看起來應該是還滿符合現狀的。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已經是事實了。而如前所述,iPad上市80天後賣超過300萬。Kindle賣了三年也差不多300萬。我相信到年底或明年中,會越來越逼近這個數字。

而且從邏輯來看,手機可說是每個現代人的必需品,當越來越多智慧型手機變成0元機的時候,已經不是「買不買」的問題,而是買不買得到「非智慧型手機」的問題了。

至於平板電腦(對不起,現在只有iPad可稱為平板電腦),算是休閒時間、或是行動商務人士用來處理一些即時的、零碎的娛樂/事務。也許iPad在這些事情上面表現得比手機、電腦好,但是沒有iPad,你還是有電腦、有NB來處理這些事情。

電子書閱讀器,說真的,除了重度閱讀癖或是需要看很多Paper的研究人員/考生,我還想不到有什麼人非用閱讀器不可。

年底據說有彩色能播影音的EInk閱讀器會出現,到時可能會先遇到「什麼是平板電腦,什麼是閱讀器」的問題。更何況現在還看到Kindle上也能開發遊戲,相信兩者間的界線會越加模糊。不過我相信,大家還是能夠感覺出來一種是「多功能用途」,一種是「閱讀專用機」,只是很難用硬體規格標準來區分而已。

所以電子書閱讀器將何去何從?

個人認為目前看起來最值得學習的是Amazon的策略:在每一個平台都能購買、閱讀Amazon的電子書。

現在Amazon、B&N都一樣,只要在iPhone、iPad、Android、PC上裝個軟體,就可以閱讀你買過的電子書,Kindle只不過是這些裝置裡面的其中一種而已。其實Amazon並不太在意你買不買Kindle,反正只要按成本賣,不虧本就好。他真正在意的還是你買不買書。

我相信,在美國,電子書閱讀器還是會一直保有一席之地,維持一個活絡(但不大)的市場。

至於台灣,說句重一點的,閱讀器在台灣市場已經處於「還沒開始就已經要結束」的狀態。原因可說是多到數不清,但我想最關鍵的有兩點:1. 中文內容不足,這點就算是Kindle賣到台灣來也是一樣的下場。2. 硬體成本太高(平板電腦成本相對便宜許多):如果3000元的話說不定還不少人願意買來當Word、PDF文件機。7000塊就...謝謝再聯絡了。

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各種合作的空間才有可能浮現,打造出一個消費者願意買單的「電子書閱讀體驗」。不過等到那時候,各種閱讀器應該也已經埋光了,只能說生不逢時阿,嘆。

註:這篇文斷斷續續寫了一個禮拜,企圖描繪出一些美國、台灣的數位閱讀趨勢。但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我認為今年還有幾個大變數值得觀察:
  1. 彩色電子紙技術的表現
  2. Android平板電腦的表現
  3. 各種閱讀裝置的降價幅度
  4. 中文電子書的增加速度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